close
想說星期日晚上來吸收一下新鮮空氣和吃個飯,就從社區樓下步行而出。
路上三三兩兩的行人擦身而過,一路沿著黎明路,一邊看著有那家店可以停下腳步飽吃一頓。「嗯?沒人,這也沒人,連四家裡面都沒人了也= =」步行的同伴一路上不停的碎碎念,的確啊~以前應該滿人的精緻餐點的店,這時應該是坐無虛席,現在卻是空無一人。連附近賣薑母鴨的店家,在寒風中,依然完全沒客人。
唯一有人的卻是高級義大利餐廳?關東煮小店?自助餐?看來飲食習慣已分為「高價」和「可自由調整價格」的形態為主。現在的100元紙鈔,可以到也只有小貓二三隻的興農(現在是楓康)超市,買三個泡麵、二瓶飲料,簡單來說是一天可以飽食的情況(雖然營養價值超低XD),出外一個xx麵就要三十到五十,一碗湯也要二十到三十,更別說是想要「夾個小菜」了。人一但想要省錢,看到現在漲的不像話的外食,是不會有什麼慾望想吃的。
消費慾望的降低,過年後景氣的寒冬,還是希望這些店家能多多撐下去啊。
累,終於認真的屁完了。
全站熱搜